三百零二、谋士以身入局,欲胜天半子_娘子,请息怒
涂浦小说网 > 娘子,请息怒 > 三百零二、谋士以身入局,欲胜天半子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三百零二、谋士以身入局,欲胜天半子

  第303章谋士以身入局,欲胜天半子

  三月初九,新任蔡州同知莫邵宏赴任途中,因官船误触河底巨石,继而倾覆

  莫邵宏溺死,鲁王府一百单二名护卫仅余七人幸免。

  以上,是官方对外的说法

  为的是朝廷颜面。

  当日,目睹了官船巨响后起火异象的,不在少数。

  甚至亲眼看到‘水贼’身影的官吏,也大有人在。

  但朝廷没脸、且不愿承认朝廷任命的从五品官员,在大齐腹地被一伙水贼害了性命?

  大齐养的数十万厢军是吃干饭的?

  再者,去年淮北之乱方才平定,今年再冒出水贼拦杀官员的事件,不但容易造成人心浮动,且容易让大齐看起来像是一个岌岌可危、四处漏风的政权。

  不过,即便大齐朝堂表面上将此事粉饰成了一桩意外,但鲁王的怒火却不是那么好平息的。

  莫邵宏是他亲自拍板外放的第一人,船上又有鲁王的精锐亲兵。

  这简直是在打鲁王的脸啊!

  三月十三,消息传回东京城,满朝皆惊。

  在鲁王的盛怒之下,大齐朝堂展现了罕见高效。

  翌日,便由刑部尚书吴维光充任御史,携刑部、御史台、大理寺官员并五百军士南下事发地项城查案。

  刑部人员负责侦讯,大理寺掌审刑,御史台有审理地方重大案件之权,更关键的是,后者可审五品以下官员。

  三部同行,可在地方直接完成查案、审讯、判刑流程。

  三月二十日,吴维光抵达项城,当着已提前等在此处的河南路提点刑狱司、陈州知府的面,收押了项城知县

  这一招既是杀鸡儆猴,震慑河南路其他官员好好配合查案。

  同时藉此将鲁王的怒意传导给了河南路。

  那倒霉的项城知县一问三不知,能提供的信息少的可怜。

  河口镇因人员流动频繁,且县衙没能在第一时间保护好事发现场,刑部之人刮地三尺也没能找到有用的蛛丝马迹。

  于是,收押范围逐渐扩大化.吴维光对当时身处现场的乡绅还算客气,请来后,由属下细细盘问一番,没甚疑点也就将人放了回去。

  但当日的衙役、吏人就惨了,统统关进了大狱,直接用了大刑。

  可得来的信息依旧和知县口中所说的差不多

  总之,用了五六日的时间,吴维光只知官船倾覆前,船舱内发出过巨响、随后起火,有‘水贼’出没过。

  至于水贼从哪来,事后去了哪,一无所知。

  如此又过了五六日,进入了四月份。

  吴维光已察觉出这伙水贼的不同寻常之处如此干净利落的手法,必定是经年老匪。

  但大齐最为强悍的水匪,一伙在山东路黄河水道。

  另一伙则在齐周国界的淮水上讨生活。

  项城距离淮水较近,难不成是淮水水匪?

  沿淮数府都在路安侯治下,不管是打探消息,还是缉拿水匪,都少不了与他交道。

  细细思量一日后,原本准备派属下去蔡州面见路安侯的吴维光改了主意,决定亲自跑一趟。

  四月初二,吴维光带三百军士去往蔡州城,出发前,同时安排了属下三部官员分别前往周边府县,配合当地衙门继续调查。

  这一下,项城左近的十余县,登时热闹起来。

  京官下到地方查案,又顶了御史名号,一个个如同脱笼狮虎,到了各县后当即展开了大肆抓捕

  临河住的小地主、商户,有条舢板的渔户、靠与人运货为生的船户,都成了‘水匪’嫌凶。

  抓进县衙便是一番拷打,各县知县们面对京城来的御史,大多选择了合作,威逼被捉百姓拿钱赎罪。

  得来钱财三七分成。

  即便有个别有良知的知县,畏惧于御史们张口就来的‘勾连水匪’大罪,敢怒不敢言。

  一时间,陈州境内鸡飞狗跳,怨声载道。

  说回吴维光这边,四月初六,抵达蔡州。

  便是早有耳闻,但亲见蔡州城外绵延十里的场坊、商户,依旧震惊于当地繁荣。

  入城后,知府孙昌浩、同知陈景彦等人早已备好酒席。

  开席前,因吴维光讲起此行目的,几人话题自然离不开刚刚殒命的莫邵宏莫大人。

  在吴维光的带领下,几人假惺惺为莫大人掉了几滴泪,随后气氛便渐渐热络起来。

  为避免破坏气氛,再无一人提起那晦气的莫邵宏。

  吴维光夸赞几句蔡州繁荣局面,陈景彦谦虚一番,赤裸裸道:是鲁王德被四海,才有眼下安定局面

  吴尚书很满意陈景彦的表态。

  戌时末。

  吴维光酒足饭饱,返回驿馆。

  不多时,刚刚分开的孙昌浩便带着吴氏、吴逸繁、夏志忠前来拜访。

  公私有别,在吴维光眼中,侄子和妹子都要归类于‘妇孺’,便让他们先去了偏厅等待,先接见了孙昌浩和夏志忠。

  方才在酒席上,说话不便,此时驿馆外有吴维光带来的层层军士把守,孙昌浩和夏志忠终于敢说些深藏已久的话。

  “兄长~”

  率先开口的孙昌浩以称呼拉近和妻兄的距离,小心道:“此次莫大人就任途中遭遇如此横祸,有些蹊跷啊”

  吴维光抿了口茶,不言不语。

  于是,孙昌浩胆子更大了些,“不管是谁,做事总要讲个得失。按说那水匪实在不该冒着这般大的风险,深入我大齐境内谋害命官。再说,他们赤手空拳无车无马,又能抢走多少金银,这不合情理啊!”

  室内一阵寂静,眼瞅吴维光就是不接话,夏志忠瞄了孙昌浩一眼,配合道:“那孙知府的意思是?”

  “莫大人身死,谁得利最大谁的嫌疑便最大!”

  “哦?敢问莫大人身死,谁得利最大?”

  “自然是”便是明知此处说话安全,孙昌浩也不由压低了声音,“自然是路安侯!他不愿放陈景彦离去,又不想明面上阻拦后者前程,只有莫大人无法就任,陈景彦才能在短时间内继续留在蔡州!”

  孙昌浩语出惊人。

  几乎猜对了一半,陈初不愿放陈景彦走,是有的。

  但‘不想明面上阻拦后者前程’的猜测却错的离谱。

  人嘛,都爱以己度人,在孙昌浩想来,若是他,肯定会选择去鲁王府就任长史,所以他觉着陈景彦应该也是如此。

  这边,眼瞅孙昌浩和夏志忠一唱一和,想拖自己下水,吴维光终于重重顿了顿茶盏,低声斥道:“孙知府,慎言!你知道你在说什么么?无端猜忌为大齐立过大功、节制三府的节帅,你疯了?”

  “.”

  “.”

  屋内又是一静。

  其实,孙昌浩说的这些,吴维光早在十余日前就想到过。

  但他觉得可能性不大.毕竟此事的收益和风险不成比例。

  人,或许会因为身上生了恶疮而剜掉一块肉,却不会因被蚊子叮了一口便动刀。

  在吴维光看来,任命莫邵宏为蔡州同知,对陈初来说就像是被蚊子叮了一口,虽酸痒不适,却不至于让他动杀心。

  毕竟莫邵宏代表了未来新皇,陈初完全没必要这么做。

  吴维光这种混迹过两朝的老政棍,事事得失为先,他这么想没一点问题。

  再者,他深知妹夫和路安侯之间的龃龉,便是用脚趾头也能猜到孙昌浩是想借自己之手打压陈初。

  可吴尚书却看得明白啊,莫说此事不是陈初做的,即便真是他做的,朝廷也会想法子遮掩下来,不使双方撕破脸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tupue.com。涂浦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tupue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